✾ 返鄉承父業之路
標裕牧場(玉琴畜牧場)魏趨鼎為第二代返鄉青農,於2013年榮獲十大神農獎,2015年獲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但獲獎的背後總是有不為人知的奮鬥經歷!魏趨鼎小時候家中靠父親養雞、鴨及打零工維生,回想當年在學生時期,可以說是沒有寒暑假,除了要幫忙父親雞場內的工作外,為了貼補家用,也要打零工、播種、插秧、割稻、搬運稻穀。高中時期的他唸的是汽車修護科,也因為憂心辛苦的務農工作,決心離開家中養雞的事業,於是在高二那年(民國74年)上臺北,在三菱汽車當學徒,然後也當了汽車技師、銷售員,在臺北結婚生子、成家立業。但因弟弟為職業軍人,妹妹又已出嫁,不忍心家中父母會感到寂寞、且思念兒孫,於是放棄了百萬年薪的工作,決定在民國84年,也是他28歲的那一年,回苗栗老家接手父親的養雞事業。
✾ 門外漢刻苦學習
父母親得知兒子魏趨鼎要回來接手養雞場的事業都非常開心,不過剛回來的他卻要重新學習養雞這一門艱難的功課。但是魏趨鼎很有求知的精神,也有心想把這一門功課學習好,首先他參加了行政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舉辦為期一個月的飼養管理課程,最後拿到了結業證書,魏趨鼎說,這張結業證書還讓他可以借到專案的低利貸款,當時他向銀行貸款600萬,就在原本的農地上蓋了新的雞舍,也慢慢的與農會、飼料廠接觸,更在爸爸的協助下,開始了他的養雞之路。
魏趨鼎也參加各個學校開辦的訓練班,認真的學習各種養雞新知,在民國85年左右,他自費報名參加了臺灣大學的家禽疾病訓練班,當時為了要節省往返臺北及苗栗的時間及金錢,在一週的課程期間,他都睡在自己開來的廂型車上,非常刻苦,但是能吸收到實用的知識、學問,能夠應用在養雞的工作上,對於魏趨鼎來說是更重要的事情。
✾ 吃素的健康土雞
在民國91年魏趨鼎參加了中興大學李淵百教授舉辦的一場活動,當時邀請到法國畜牧處長訪臺交流養禽心得,對方談到歐盟不再以肉骨粉和魚粉添加在家禽的飼料中,這樣可降低狂牛症、戴奥辛、重金屬污染飼料的影響,魏趨鼎受到了啟發,他決定效法。他詢問了好幾間飼料廠幫他調配「素」的飼料,但是卻沒有飼料廠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最後他只好簽下切結書,因為飼料中沒有添加動物性蛋白,若雞隻吃了素的飼料配方之後出了問題(換肉率差、死亡),魏趨鼎都願意自己承擔後果,最後才有飼料廠願意幫他。當然一開始並不是那麼順利,魏趨鼎和飼料廠硏究利用電腦程式調配,調整大豆、玉米、黃豆粉等配方的比例,而且飼料中完全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生長激素等藥物,最後分別找出小雞和大雞最適合又營養兼具的飼料配方,一直延用到現在。吃素的雞,肉質反而沒有雞腥味,更將雞肉最天然的甜味呈現給消費者,魏趨鼎堅持這樣做,因為他認為雞吃的健康、安全,消費者吃的就一定安心,魏趨鼎說,他是把「健康」販賣給顧客!
✾ 不畏艱難求生存
這期間魏趨鼎遇到中盤商的抵制、大企業的削價競爭、在臺北三重新開的直營門市在半年內倒閉、爸爸罹癌過世,魏趨鼎一度還得了憂鬱症,不斷狂吃暴肥將近20公斤,後來在太太的陪伴下看精神科醫生後,漸漸康復,之後他思考如何繼續經營下去的生存之道。
回到苗栗的傳統市場,顧客多以客家人為主,魏趨鼎說客家的婆婆媽媽習慣跟同一家攤販購買,剛開始他的攤位幾乎沒有生意上門,於是他利用行銷手法,打出買土雞就可參加摸彩送鑽石的活動,方法果然奏效,也被記者採訪,打出了知名度,生意蒸蒸日上。
魏趨鼎說,衝入市場一定要有所突破,不能被困在小圈圈裡,除了一開始的送鑽石外,在端午節時還有買士雞送雞蛋和米酒的活動,載雞的貨車從牧場和市場兩頭來來回回跑了好多趟,當天就賣了1,000隻土雞,他用這樣的販賣方式打進主婦的市場,拉近彼此的距離,當消費者嚐到鮮美的土雞肉,他取得了顧客的信任,因此增加更多客源。
✾ 第一家進軍有機店
約在民國90年魏趨鼎赴臺北參與國際食品展時,遇到了當時一同參展的有機商店「無毒的家」,無毒的家對於魏趨鼎養雞的理念及土雞的品質十分認同,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合作,「標裕放走雞」(原名健康放走雞)的名聲也漸漸在有機店的市場逐漸打開。